李文益:救治患儿的热忱从未改变
李文益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曾任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、儿科教研室主任,从事儿科临床的医、教、研50余年,有丰富儿科临床经验,擅长儿科疑难病的诊治。
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、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;曾获广东省教育厅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;获中山医科大学十佳教师奖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、广东省柯麟医学奖。
VOL.304
作者|梁中明
摄影|梁伟瑞(除署名外)
编审|汪杨明 辛欣
编辑|廖颖瑶
本文共4119字,阅读时间10分钟
名医治病救人立功立德,
《仁心》栏目为当代名医立言。
本文是39健康《仁心》栏目组对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医师
李文益教授的深度访谈。
患儿有3年的肝脾肿大、贫血,在多家医院住过院,但一直都没有诊断出明确病因。后来,家人带着他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就诊。
在看过患儿的资料后,李文益对他做了全面的体格检查。当摸到孩子头颅的不平处后,李文益让患儿家人带他去做了一个简单的头颅X线正侧位照片检查。
片子显示,孩子的颅骨有缺损。李文益清楚,这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病的一个很主要的病征。
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病是一种罕见病,名称绕口,于是病友们一般将其简称为“朗格罕”。
“朗格罕”是全身性疾病,起因在于一种叫“朗格汉斯细胞”的免疫细胞不听话,在身体某个部位聚集而且四处游走,侵犯和损伤其他组织器官,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无法正常运转。正因如此,“朗格罕”非常狡猾,它可能有多种症状,伪装成几种互不相关的疾病 。
而“火眼金睛”的李文益一下子就把它揪了出来。
已经退休的李文益参加全科科室的病例讨论,并做了指导意见发言,最终为孩子确诊了病因并对症治疗。
致力于儿科医学事业几十年后,李文益于2011年正式退休,但欣然接受孙逸仙纪念医院的返聘。时至2022年,76岁的他还在坚持每周两次专家门诊、参加科室一次查房,为各种儿科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支招。
回顾自己50余年的医生生涯,一路风雨兼程却信念如磐,李文益说自己全因在“价值”中找到了“乐趣”:“多参加危重病例、疑难病例会诊,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。每参加一次会诊,或许有可能挽救回一条生命。”
就像一位话不多说的武林高手,见招,拆招。
向前辈学习
练就一身好本领
现在,难题来了。
来自潮汕地区普宁市的表姐弟两人,被家人带来孙逸仙纪念医院求治。两人都反复发烧,一个表现为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,另一个则表现为过敏性紫癜并有明显急腹症体征。两表姐弟的家庭都比较贫困,多年来为两个孩子治病,已花光了所有的钱。
病情同样反复,又属于同一家族的病人,当中有什么联系吗?两表姐弟、两个家庭,悬于一线。
李文益和团队详细询问了病人的家族病史,查阅大量文献,想尽办法帮助患儿进行基因检测。最后,两表姐弟被诊断为“家族性地中海热”。
这是国内非常少见的遗传性疾病,唯一庆幸的是,它用非常便宜的秋水仙碱就可以控制病情——在药房里,普通的一盒秋水仙碱片只需5块多就可以买到。
李文益还与同事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方案,提供给还未发病但存在基因缺陷的表姐弟俩其他家族成员采用。
这只是李文益从医生涯里遇到无数疑难病例中的一例。岁月的锤炼让他成为了顶尖高手,但当年进入儿科这一领域时,李文益其实一度比较郁闷,因为他本来想去的是外科,觉得做手术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。
1964年,来自广东揭西的李文益参加高考,取得了好成绩。填大学志愿时,他写下了两个专业方向:电子和医学,“一个是自己感兴趣,一个是为家人”。李文益的祖父早年因胃溃疡大出血而去世,家里人一直希望后辈中有人懂得医理。
中山医学院向李文益发出了录取通知。这是全国最知名的几间医学院之一,尤其令人景仰的是,老医学家柯麟坐镇当院长。李文益的印象非常深刻:“柯院长的威信很高,对学生也很关怀,经常到学生当中去。他一来,我们就热烈鼓掌。”
李文益大学毕业的时候,正处于“文革”时期,毕业证上盖的是“革命委员会”的章。毕业多年以后,李文益还在为能换到柯麟签名的毕业证书而高兴不已。
说起来也是一种缘分,2007年李文益获得了广东省柯麟医学奖。这个以中山医学院老院长命名的奖项,旨在表彰那些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。
1970年,李文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工作。回母校看望老师时,老师还跟他打趣说:“李文益,你做儿科医生行不行啊,你粗大的手别把小孩抓坏了。”
李文益笑着回答:“分配我做什么就做什么。”
真正在儿科工作一段时间之后,当看到经过自己治疗的患儿精神饱满地出院了,李文益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。他开始刻苦钻研儿科医学,在他的书架上,关于儿科亚专科的书越来越多。
李文益由此与儿科结下不解之缘分。当他成长为知名儿科专家之后,“救火”也成了他工作的“常态”之一,他需要奔赴全省甚至全国各地,参加小儿疑难杂症病例的会诊。
精益求精
功夫不负有心人
李文益看完患儿的资料后,先是去做了一件事,他问孩子的妈妈:小孩是出生后从什么时候开始腹泻的?
孩子妈妈回答说,小孩出生后前三个月吃母乳,都没事,到了第四个月开始吃米糊,就一直腹泻了。
米糊!
李文益立即敏锐地察觉到了患儿进食这个分界点。米糊是淀粉类辅食,孩子从第四个月添加辅食后开始腹泻,这个病史值得高度留意。
据此,李文益提出了小孩可能患有先天性蔗糖酶-异麦芽糖酶缺乏症的思路。
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,当患儿进食蔗糖或淀粉类食物后,因为身体不能转化糖分,处理不了糖分的胃肠道于是“罢工“,引发儿童腹泻、腹痛等疾病。
经过对孩子进一步的检查和饮食调整,李文益的诊断思路得到了证实。
广泛的知识面基础,丰富的临床经验,成为了李文益最犀利的“功夫”。现在回想起来,他还非常感激在自己刚进入儿科工作头几年时间里,那些倾囊相授的同事和前辈们。在儿科这么多年来,叶彼得教授、林肖湘教授、郑念时教授等历任主任、老前辈以身作则,展示出渊博的知识、良好的基本功、敏捷的临床思维、视患者为亲人的良好医德,深深地刻在李文益的脑海里。
眼明手快的好功夫,正是在年复一年的刻苦修炼中收获的。1989年到1990年期间,李文益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进修资格,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当访问学者,被那里浓厚的学习气氛震撼了。他清楚记得,每当学院里有讲座,现场都会爆满,还有很多学生坐在课室走廊的过道上听。
旧金山医学院是全球知名的医学院之一。李文益还见到,在学院的实验室里,每晚都有学生做实验做到三更半夜。
在国外学习期间,李文益第一次认识了PCR(聚合酶链式反应)——当时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,可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。回国后,李文益第一时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设了PCR实验室。PCR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常规方法,实验室建立后,通过对DNA的追踪系统,能及时判断病人的病理情况,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。
倾囊相授
桃李满天下
难得一身好本领,自然需要传授出去,但刚开始讲课的时候,李文益碰到了一个关口。
一上讲台,李老师就脸红,一头大汗,如同一名内向的学生突然被叫到了舞台上演讲。旁人都为他能否胜任这份工作而隐隐担忧。
李文益一直觉得,在临床鞠躬不辍之余,传道解惑也是一份责任,在大学的附属医院,就不仅到要当好一名医生,还要当好一名老师。人生总会遇到很多挫折,蝴蝶要在百花园里得到尽情飞舞的快乐,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辛苦,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,往往只在一念之间。
咬咬牙,李文益汲取了前辈们的教学经验,很认真地备课,在不断思考之余,他摸到了一个窍门:把自己平时见到的病例结合到讲课当中。无数磨炼之后,对于讲课,李文益越来越从容,技巧纯熟。“中山医科大学十佳教师奖”、“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”,这些教师类奖项与李文益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的成绩交相辉映、相得益彰。
李文益自己也从培养大量学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,一代一代医学人的宝贵财富,从来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。当知识与经验传授出去,当一个又一个专业医生被培养出来,当他们穿上白大褂站在病床前,那些患病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就拥有多一分的希望。
每一次带着年轻医生查房、研判患儿病情的时候,李文益总是首先要求他们进行病历检查,看看病史有没有问好,体格检查有没有做好,病历有没有书写好。李文益也非常注重培养年轻医生的临床思维。来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进修或者学习的其他医院医生曾表示,那段时间让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,是在查房过程中锻炼到的临床基本功和临床思维能力。
这种临床基本功与思维能力,被李文益视作是能否掌握“好功夫”的关键核心。
一位3岁孩子左腿的膝关节一直不能弯曲,躺在病床上,李文益俯下身去,手指在孩子的膝关节处轻轻按压。十位科室医生跟在后面,仔细观察着这位资历深厚的儿科教授如何对孩子进行检查、如何向孩子的妈妈询问病史。
多年来,许多年轻医生就是这样跟随在李文益身后,逐渐成长为儿科的中坚力量。李文益培养的8名博士研究生、17名硕士研究生,后来都成为了医疗骨干。
从病房的窗户望出去,医院前的珠江流水泱泱。多年前李文益自己拎着一个木箱,清晨5点半从揭阳县城坐客车出发,历经15个半小时的漫长车程来到广州求学,那时的他风华正茂。如今将近六十个春秋过去,李文益第一次到达省城时的那个车站——广州越秀南客运站早已不复存在。
但没有变化的,是那位落脚者对治病救人的热忱之心,还有在“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地”的纪念碑前,一直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
(通讯员:黄睿)
RECOMMEND
推荐阅读
▼